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77节(2 / 2)

但初次尝试创业,“落地”一点也好。

韩荣泽脑海里,已经浮现了周瑞骑着自行车,满头大汗的奔波在校园里送外卖的画面了。

一定很辛苦吧,莫名还有点加分呢,真是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。

韩荣泽笑了笑道:“是么,做了多久了?挣到钱么?”

周瑞想了想:“我们目前还在烧钱阶段,如果按照净利润的话,还不算挣到钱。”

韩荣泽点点头,心想:烧钱?是几个小伙伴的自行车钱没挣回来么?

周瑞:“不过由于拿到了一笔投资,所以已经有了一个资本市场认可的大致估值。”

韩荣泽吹了吹浮茶:“还有估值呢!?厉害厉害,估值多少啊?”

周瑞比出一个手指。

韩荣泽一挑眉:“一百万?”

“一个亿。”

韩荣泽:咳咳咳???

政策扶持与独一档

韩荣泽被热茶烫了一下,轻咳了两声。

“估值一个亿?你这估值……是怎么估的?”

拿日元估的么?不对啊,日元一个亿也不少了!

周瑞道:“有一家投资机构,对我们进行了a轮融资2000万人民币,我们是根据这个计算的,当然这只是资本市场的估值不是实际价值,而且是一个月前了,现在可能会有所变化。”

韩荣泽眉头一皱,察觉到事情并不简单。

小周这个人还是很稳重的,应该不至于开这么离谱的玩笑……

“你们送外卖?是怎么个送法?融资款是真实到账了么?”

别是被人忽悠了……

比如有人说:“你们这个项目值一个亿,我准备投资2000万,但现在急需一万块钱解冻银行资产……”

周瑞干脆将手机打开,登陆了饿了吗的网站,一边操作一边给韩荣泽解释。

渐渐地,韩荣泽听进去了。

很多人觉得体制内的人不懂商业,但其实这种想法就挺幼稚的,只是体制内的人看待商业的角度不同罢了,尤其是那些坐到高位的人。

一些企业很看重的东西,体制内的人未必看重,但一些企业不看重的东西,体制内的却又很在意。

当韩荣泽听到,饿了吗已经有几百个全职、兼职的送餐员的时候,敏锐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。

那就是工作岗位……

“你们这送餐员,交社保么?”

周瑞尴尬的笑了笑,您这真是一针见血啊……

“流动性太大了,而且成本也很高,绝大部分都没有社保,但是一些稳定性强的,表现优越的,未来可能会从灵活用工转化为合同工。”

韩荣泽点点头,其实体制内无非就看中三个东西。

“税收”、“科技含量”、“工作岗位”。

第一个代表着财政命脉,第二个代表着国家导向,第三个则是社会价值。

而工作岗位里,交社保,高技术含量的算是“岗位”,次一级没社保的,没技术含量的也算是“岗位”。

老百姓有钱挣,有活干,路子多了,社会环境才会安定。

“目前沪上各个大学城已经铺开,下一步就是面向全市拓展,另外京北、深城、羊城等大城市,也已经在计划中了,我们的优势就是可复制……”

“你们投资方是?”

“瑞安资本,不知道您听过没有。”

韩荣泽还真有点耳熟,不过沪上太大了,各种投资机构多如牛毛。

两人越聊越深,韩荣这问的也越来越细。

韩子茵和江舒予到的时候,两人都没察觉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