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问题是系统不给经验。
似乎在系统看来,这不是因为【危机直觉】躲开的,是靠着身体在硬吃
他就像一个数值怪,靠这种方法躲子弹,算什么“危机”,又哪门子“直觉”?
于是周瑞只能另寻方法。
最后在“方案a:换成真子弹”的突发奇想下,他果断选择了“方案b”。
蒙着眼试试,去认真的寻找、捕捉、感受所谓的“直觉”。
目前试验了三次,“连发”变成了“单发”,但依旧还没成功过
直觉并不是那么容易刻意捕捉到的。
周瑞深吸一口气,没有着急,胸口的红肿很快就消退,他沉声道:“来,继续。”
根据他的设定,无人机会有10秒的移动+瞄准的时间,确保每一发的方向都不同且没有规律。
他也需要利用这10秒,全身心投入,去“感知”危机会从哪个方向来。
或者叫“猜”也成,他必须放弃自己的超常规的分析能力,转而寻找更“玄学”的判断方式。
无人机继续围着周瑞盘旋,周瑞严阵以待
“嘭”。
又是一声闷响。
说不上是周瑞先动还是无人机先射击,但他依然没有成功,橡皮子弹打在了肩头。
“再来。”
又是凝神以待,高度集中的10秒
“嘭”。
周瑞心中一动,隐约猜测是射向他的大腿后侧,不管准不准他都得相信这种感觉,但重心已经转换不及,无法做出完整的闪避动作。
下意识用手臂朝后挡了挡。
“啪”的一声闷响,手臂被击中了。
嗯?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挡住了?
经验提示并没有响起,一颗子弹对应一点经验显然是不可能的,他只是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。
想了想,周瑞双拳向下一沉,而后在胸前对碰了一下。
一对小臂快速变红,血液在迅速聚集,紧接着变得发紫发黑。
“不要停!”
周瑞运用上了【硬化】的能力,双臂黑紫,其他地方却正常,要是路过一个动漫漫迷,高低得喊一句“霸气”。
不过机械智能可不会有惊讶的情绪,最高权限说不要停,它就继续射。
十秒钟后,又是一枪。
不知道是不是熟能生巧,这次周瑞再次预判正确,是射向自己右肩。
他左手立刻拦在肩膀前面,挡下了这颗子弹。
闪避是一种化解危机,用更安全更强大的部分抵挡,又何尝不是呢?
这样难度更小一些。
“继续。”
之后又一连五次,其中三次挡住了,两次被击中,就在周瑞怀疑这个方式到底有没有效的时候,终于听到了一声经验提示。
“词条任务【危机直觉】,经验值+1,当前进度(4/100)”
周瑞嘿嘿一笑,可以,不怕慢,有效就行。
况且这样并不慢,方法有效,就不断扩大规模,增加时长,“单发”变“连发”,一架无人机变多架无人机,效率会越来越高,自己也会越来越“准”。
最难刷的经验不是效率低的,而是找不到门路的。
博览会前夕
有收获的日子,过的总是快一些。
之后几天里,周瑞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刷经验了,熟练之后,逐渐加码,将【爆发力】的经验获取,也融入了进去。
就和搞科研、做工程一样,找到方法、分析规律、扩大规模、优化流程,一连串都安排上。
于是难度越加越大,但他却越来越轻松。
实际上,拥有诸多身体素质加成的周瑞,哪怕以后再也没有任何新词条入手,仅仅依靠训练和开发这具肉体本身的潜力,也具备极强的成长性。
从起初各种挨打,到中期70左右的成功率,直至现在预判子弹如吃饭喝水一样简单,周瑞真真实实的抓住了,某种名为“危机直觉”的东西。
这种直觉目前并不是【词条】的附属能力,任务还没完成呢,是他完完全全依靠训练自己掌握的。
是这具躯体本身的潜力。
回顾过去几年,他已经许久没有正儿八经的训练自己的“身体”了。
这实际上是一种习惯的丧失,以前他每日打拳、早晚跑步,过的极为健康,这两年基本没再锻炼过,全靠【词条】硬撑身体素质。
也就是底子厚外挂多,若是普通人,这种程度的荒废估计都发福了